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招聘 >> 博士后招聘 >> 正文

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招贤纳士(长期有效)

 

发布日期:2025-03-07;  点击数:

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2020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中心以重庆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多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系高校事业单位,属校内独立实体运行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心自获批建设以来,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与应用研究”重点专项在内的多项高级别科研项目;聚焦数学与信息科学、数学与先进制造、数学与智能交通、数学与生物医学四个重点研究方向与国内多家头部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解决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积极推动应用数学研究落地;坚持应用数学创新人才培养,设有全国数学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并独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建设成为组织高水平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研究、培养高水准数学及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搭建高层次应用交流平台的一流科创中心,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战略科技力量。

共建单位: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智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依据联合承担科研任务情况动态调整)

重点研究方向:数学与信息科学、数学与先进制造、数学与智能交通、数学与生物医学。

学术委员会:中心学术委员会由包括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17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领衔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袁亚湘院士、徐宗本院士、张平文院士担任副主任。

管理委员会:中心管理委员会主要由市科技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高新区、重庆师范大学及共建单位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

平台建设:中心拥有科技部、教育部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系重庆市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和挂靠单位。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汽车研究分中心”,与吉利汽车工业互联网总部合作共建“供应链与运筹学重点实验室”,与中电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中电智安应用数学实验室”,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认知智能与数智金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办公环境及配套:中心地处重庆师范大学校园内,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核心商圈,步行5分钟可达地铁一号线,生活便利,交通便捷。校园环境优美,总面积2688亩,系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周边有大学城公园,与多所高校毗邻。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地面10层),于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大楼建有行政办公、科研教学、学术交流用房和图书馆、数学科普基地、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并有高性能计算机配置、健身区、车库等完善的配套设施,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独立舒适的工作空间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学校建有附属幼儿园,附属实验小学和附属中学,所在区域有多个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和多所三甲医院,能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马志明,194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197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年受邀在第二十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3年和2008年至2011年担任两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2002年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2006年当选为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2007年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8年担任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相关工作。他与合作者建立了拟正则狄氏型与右连续马氏过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证明了Wiener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还研究了奇异位势理论、费曼积分、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Radon光滑测度、概率论与生命、信息等其它领域的交叉等方面。这些工作先后获Max-Planck研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等若干奖项。

中心主任

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杨新民,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科技部、教育部“最优化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21年和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和重庆市最高科学技术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运筹学会最高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担任中国数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等四个全国一级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运筹学会监事长,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首批会士,中国运筹学会首批会士。长期从事最优化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 3 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提出的集值广义邻近次似凸概念、多目标优化问题二阶强对偶和逆对偶定理,成为向量和集值最优化领域的最佳分析工具,连续破解了多个国际运筹学界难题。

一、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

(一)岗位要求

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或水平相当,年龄不超过55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在运筹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图论、统计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光学工程、人工智能与最优化、车辆工程、智能交通等专业技术及其交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较大影响力,能够领衔组织和实施高级别纵向或应用落地项目,并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军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二)薪酬待遇

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表

人才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第五层次

人才类别

学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带领高水平科研团队的能力和经历,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内外顶尖人才。

学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带领高水平科研团队的能力和经历,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的海内外领军人才。

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有成为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的能力的国家级青年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的海内外杰出人才。

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学术成果,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知名度的省部级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创新发展潜力大,具有较高水平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正式编制

薪酬待遇

基本工资+年薪120万起+标志性成果奖励

基本工资+年薪85万起+标志性成果奖励

基本工资+年薪65万起+标志性成果奖励

享受中心同级同类人员薪资待遇+标志性成果奖励

享受中心同级同类人员薪资待遇+标志性成果奖励

科研启动经费

1000万起

300-800

200-700

40-70

20-40

住房及安家费(二选一)

安家费

500万起

300万起

200万起

100万起

发放安家费80


聘期内提供不低于200平米的校内人才房一套,全职工作满8年过户并发放安家费不低于300

聘期内提供18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人才房一套,全职工作满8年过户并发放安家费120

提供购买16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人才房一套,同时发放安家费100

提供购买14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人才房一套


其他

1、中心非年薪制人员绩效,按同期重庆师范大学机关相应职称职级基础与考核性绩效标准除以85%执行,同时按中心基础与考核性绩效标准的50%增发单列绩效;

2、可叠加享受市级各专项人才政策;

3、配偶符合调动条件的可随调并在校内安排工作;

4、对于特别优秀的高精尖缺人才或团队,可按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

5中心新进博士人才,学校在职称评审时,单列指标进行评审

 

二、优秀青年博士

(一)岗位要求

年龄35周岁及以下,在运筹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图论、统计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光学工程、人工智能与最优化、车辆工程、智能交通等专业技术及其交叉研究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具有良好科技创新潜质的博士、博士后。同等条件下,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

①达到A类博士标准;②具有高级职称;③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含新型研发机构)、世界500强企业获得正式教学、科研职位或技术职务;④具有海外博士后经历或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发展潜力大的海外知名高校博士。

(二)薪酬待遇

新引进的博士人才,入职后具有事业编制,并根据所聘岗位、职称和职务享受中心同级同类人员工资待遇和福利(其中 A 类博士工资待遇按协议工资执行)。此外,可享受如下引进待遇(其中所涉及的安家费为税后标准,人才补贴为税前标准):

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招聘博士人才引进待遇表

人才层次

A博士(执行协议制工资)

B类博士

C类博士

D类博士

人才要求

(近五年取得的学术成果至少满足各类别所列条件之一。论文成果均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分区以中科院分区为准)

1.进入国家级人才计划会评;

2.主持过国家级重点项目;

3.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一)或国家级科技奖(排名前二);

4.在本学科领域业界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 篇及以上。

1.发表至少5SCI论文,其中:一区至少3篇,或一区Top期刊至少2篇;

2.主持过国家级项目,并至少发表1篇本学科SCI一区论文。

1.发表SCI论文至少3篇,其中:一区1篇且二区及以上1篇;

2.主持过省部级科研项目(有独立科研经费支持,不含省市教育厅项目),且发表SCI论文2篇或SCI二区及以上论文1篇。

发表SCI论文至少2篇,或SCI三区及以上论文至少1篇,或CSCDC)检索的期刊论文至少3篇。

正式编制

科研启动费(万

基础研究:50-100

实验研究:100-300

15

10

10

住房安家费

(万元,税后

免费提供一套14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人才或提供购买一套160平方米左右校内人才房资格,在我校全职工作满 5 年后,房屋产权过户归本人所有。

免费提供一套90 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人才房或提供购买一套140 平方米左右校内人才房的资格,在我校全职工作满5 年后,房屋产权过户归本人所有。

20

5

人才补贴(税前)

A类博士外,考核发放最高25万元人才补贴

薪酬待遇

基本工资+绩效+标志性成果奖励

(其中,A类博士工资待遇按协议工资执行,其余类别博士绩效按同期学校相应职称职级基础与考核性绩效标准除以85%执行,同时按照中心基础与考核性绩效标准的50%增发单列绩效)

其他

1. 可叠加享受市级各专项人才政策

2. 对中心新进博士人才,学校在职称评审时,单列指标进行评审;

3. 在重庆市对中心的支持政策范围内,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等指标单列。

  

三、中心全职博士后科研人员

(一)岗位要求

年龄35周岁及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在运筹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图论、统计学、机器学习、计算机、光学工程、人工智能与最优化、车辆工程、智能交通等专业技术及其交叉研究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具有良好科技创新潜质的博士。

(二)薪酬待遇

1.基本薪酬

26万元/年+N万元科研奖励

2.项目支持

①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②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高校博士入选“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国家资助20万元/人/年,共两年。

③在读博士申报“定向招收、连续培养”,与中心签订毕业后进站协议的,给予在读博士研究生最高每人3万元连续培养资助。

④获批“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择优给予每人2年10万元科研资助。

⑤入选“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标准为60万元/人·2年,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科研经费资助。

⑥入选“国际培养交流计划”,资助标准15万元/人·1年期,30万元/人·2年期。

⑦入选“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计划”,资助标准3万元/人。

⑧入选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资助标准分为特等资助30万元/人,一等资助20万元/人,二等资助10万元/人,三等资助5万元/人。

⑨入选重庆市其他人才计划,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3.博士后出站符合中心人才引进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引进。


四、应聘方式

应聘人员登录重庆师范大学招聘网(网址:https://zp.cqnu.edu.cn/#/app/cqsfdx/epxing_recruit/zpwz/RECRUIT)中注册登录,并按照意向岗位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报名。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所填写的信息须真实准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进入后续招聘环节。报名后学校相关二级单位将审核简历并通过招聘网站反馈后续各环节的结果,请应聘人员及时登录网站查阅。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3-65918950

E-mail:cqncam@163.com

邮编:401331

 (2025年3月更新)

 

 

 

 

 


下一条: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招收公告

关闭

 
联系我们
电话:023-65911112                                          邮箱:cqcam@cqnu.edu.cn  
传真:023-65911112                                          地址: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汇贤楼
版权所有@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网页设计:汪晓玲;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